一,過濾機理
快濾池分離懸浮顆粒及多種因素和過程,一般分為三類,即遷移機理、吸附機理和脫落機理。
1, 遷移機理
懸浮顆粒脫離流線而與濾料接觸的過程,就是遷移過程。引起顆粒遷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
(1) 篩慮 比濾層孔隙大的顆粒被機械篩分,截留于過濾表面上,然后這些被截留的顆粒形成孔隙更小的濾餅層,使過濾水頭增加,升至發生堵塞。顯然,這種表面篩慮沒能發揮整個濾層的作用。幸好,在普通快濾池中,懸浮顆粒一般都比濾層孔隙小,因而濾篩對總去除率貢獻不大。根據幾何學分析,三個直徑為0.5mm的球形濾料相切時形成的孔隙,可以通過直徑***大為0.077mm ,即77μm的球形懸浮物。而經過混凝的絮體粒徑一般為2-10μm ,SiO2的粒徑約為20μm,硅藻土約為30μm,他們都能通過濾層而不被機械截留。但是,當懸浮顆粒濃度過高時,很多顆粒有可能同時達到一個孔隙,互相拱接而被機械截留。
(2) 攔截 隨流線流動的小顆粒,在流線匯聚處與濾料表面接觸。其去除概率與顆粒直徑的平方成正比,與濾料粒徑的立方成反比,也是雷諾準數的函數。
(3) 慣性 當流線繞過濾料表面時,具有較大動量和密度的顆粒因慣性沖擊而脫離流線碰撞到濾料表面上。
(4) 沉淀 如果懸浮物的粒徑和密度較大,將存在一個沿重力方向的相對沉淀速度。在凈重力作用下,顆粒偏離流線沉淀到濾料表面上。沉淀效率取決于顆粒沉速和過濾水速的相對大小和方向。此時,濾層中的沒個小孔隙起著一個淺層沉淀池的作用。
(5) 布朗運動 對于微小懸浮顆粒,由于布朗運動而擴散到濾料表面。
(6) 水力作用 由于濾層中的孔隙和懸浮顆粒的形狀是極不規則的,在不均勻的剪切流場中,顆粒收到不平衡的作用不斷地轉動而偏離離線。
在實際過濾中,懸浮顆粒的歉意將收到上述各種機理的作用,它們的相對重要性取決于水流狀況、濾層孔隙形狀及顆粒本身的性質。
2, 附著機理
由上述歉意過程而與濾料擠出的懸浮顆粒,附著在濾料表面上不再脫離,就是附著過程。引起顆粒附著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種。
(1) 接觸凝集 在原水中投加凝聚劑,壓縮懸浮顆粒和濾料顆粒表面的雙電層后,但尚未生成為絮凝體時,立即進行過濾。此時水中脫穩的膠體很容易與濾料表面凝聚,即發生接觸凝聚作用??鞛V池操作通常投加凝聚劑,因此接觸凝聚是主要附著機理。
(2) 靜電引力 由于顆粒表面上的電荷和由此形成的雙電層產生靜電引力和斥力。當懸浮顆粒和濾料顆粒帶異號電荷則相吸,反之,則相斥。
(3) 吸附 懸浮顆粒細小,具有很強的吸附趨勢,吸附作用也可能通過絮凝劑的架橋作用實現。絮凝物的一端附著在濾料表面,而另一端附著在懸浮顆粒上。某些聚合電解質恩那個降低雙電層的排斥力或者在兩表面活性點間起鍵的作用而改善附著性能。
(4) 分子引力 原子、分子間的引力在顆粒附著時起重要作用。萬有引力可以疊加,其作用范圍有限,與兩分子的間距的6次方成反比。
3, 脫落機理
普通快濾池通常用水進行反沖洗,有時先用或同時用壓縮空氣進行輔助表面沖洗。在反沖洗時,濾層膨脹一定高度,濾料處于流化狀態。截留和附著于濾料上的懸浮物收到告訴反洗水的沖刷而脫落;濾料顆粒在水流中旋轉,碰撞和摩擦,也使懸浮物脫落。反沖洗效果主要取決于沖洗強度和時間。當采用同向沖洗時,還與沖洗流速的變動有關。
規?;a,保障產品質量和產能
標準化質檢流程
包裝嚴實,極速發貨
7*24全方位貼心服務